吉林中山医院热线
17743482632
患者大便带血,担心患癌症,几天没有睡好,情绪焦虑,心理一直想,自己死定了,本来身上不痛的,渐渐全身又疼痛起来了,疼痛的程度没有以前重。先到综合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再去心理科就诊。
上述的患者病例是一种大家不太熟悉的心理疾病,但在人群中此类病人很多,只是病人不知道患了心身疾病,都跑到综合医院去就诊,多方治疗无效才会转到心理科来就诊,症病人诊断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一、躯体形式障碍定义
躯体形式障碍是以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作为主要主诉,虽多方就医,经各种医学检查证实无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仍不能打消其疑虑的一类神经症。目前,有证据表明本病是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临床中可分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身体变形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类型。显著的特点是患者常反复述说躯体不适,四处求医,一般情况下都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可见躯体形式障碍是一大类疾病,主要症状体征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表现为各种不适或疼痛。病人可能已长时间四处求医,均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证据,甚至手术探察也一无所获。但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导致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的缺损。有很多临床类型,在这里仅谈谈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二、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表现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又称心因性疼痛,有时临床上把一些原因不明的慢性疼痛统称为慢性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各种部位的持久性疼痛,使患者感到痛苦,或影响其社会功能,但医学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经过医学检查不能发现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的、持续的、严重的疼痛症状。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疼痛,但典型的疼痛部位是头痛、非典型面部痛、腰背痛和慢性盆腔痛;疼痛可位于体表、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性质可为模糊的钝痛、胀痛、酸痛或锐痛。临床上有证据表明:心理因素或情绪冲突对这类疼痛的发生,加剧,持续和严重程度起了重要作用。
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有2倍之多;以体力劳动者居多。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常以慢性疼痛作为其突出症状而反复求医,往往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外科手术治疗,均未能取得确切效果,常导致镇静、止痛药物依赖;并伴发焦虑、抑郁和失眠。病程迁延,常持续6个月以上。
三、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病因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确切病因尚不明。近些年来的研究提示,认为躯体形式障碍与遗传易感素质有关。“神经质”个性的患者,以被动依赖型、表演型、敏感攻击型较多见。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导致感觉阈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还发现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着脑干网状结构注意和唤醒功能的改变,在情绪冲突时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及血液生化改变导致血管、内脏器官、肌张力等改变,这些生理反应被患者感受为躯体症状。心理社会因素和生活事件与躯体形式疼痛的障碍有关,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也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四、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诊断
原则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 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要求至少半年以上病程。当起病年龄在40岁以上,躯体症状单一、部位较固定,且呈持续加重趋势者,应首先考虑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并密切观察,不宜匆忙下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临床发现起病有精神诱因,初步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患者容易接受暗示,还要排除很多心理和生理的疾病,才能下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否则可能导致误诊。
五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 被认为是目前躯体形式障碍有效的治疗方法。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减少躯体形式症状。
(1) 明确治疗目标。通过评估,询问的方式,帮助病人认识问题的实质,从而减少躯体形式症状。
(2) 在接受病人体验症状痛苦事实的基础上,与病人一起讨论症状的生物学和精神病学机制,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疑虑和想法。
(3) 与病人一起,对疾病的解释进行评估,对病人提出的论据进行审视。
(4) 减少不恰当的病态行为,改变通过过度医疗行为作为回避社会现实问题的行为模式。
2、药物治疗上,可以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或其他抗抑郁药,但需遵医嘱服药。
3、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六、预防和护理
吉林中山医院专家描述:目前,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均不清楚。多年来,专业工作者根据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对许多精神疾病不断地细致观察,形成了一些朴素的观念。认识到许多精神疾病是人类个体与社会或自然环境互相作用产生的反常结果。在很多情况下,虽然外在心理刺激相似,但疾病发生则可截然不同,提示个体特性在疾病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就是易感性。因此,人们为防止发生这一类疾病,倡导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能够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这就是:
1、育心理健康,包括脑功能的发育,并扶植其经常处于健康状态,使人的体魄健壮,精神饱满;
2、养健康性格,加强抗压锻炼,使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相统一。
3、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时,多一些尊重、信任、喜悦等情感,少一些嫉妒、怀疑、憎恶等不健康心理。
4、体形式障碍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上一篇:大龄女性的心里障碍有哪些
下一篇:心理障碍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