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山医院热线
17743482632
《孩子都是老灵魂》 作者在书中指出,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灵魂,家长应该以欣赏、鼓励的角度教育孩子,尊重他们,省思自己,在亲子教育中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控制孩子,让他们真正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你的孩子并不单纯是你的孩子,他们是你的老师、你的向导、向你挑战的人、让你学到教训的人、把事实摆在你面前的人、治愈你心灵创伤的人、擦亮你灵魂的人。
吉林中山医院专家介绍:当孩子内心这些对爱匮乏的感觉被看见、被呵护、被在乎、被照顾到了,整个人生因为具有踏实的内在感受,而将可以重新灿烂地扬帆出航。
青少年也许因为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课业压力及感情的挫败,而产生一些忧郁症状:缺乏动力、思想黑暗、悲观、不想出门、想休学、情绪不稳及睡眠障碍,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晓得自己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有何意义,为何要念书,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青少年忧郁症,指的是初中到大学阶段的学生,也许因为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课业压力及感情的挫败,而产生一些忧郁症状:缺乏动力、思想黑暗、悲观、不想出门、想休学、情绪不稳及睡眠障碍,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晓得自己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有何意义,为何要念书,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有些人甚至觉得——也许死掉是个不错的选择。
身为精神科医师,我经常是既纳闷又心疼,明明是一群花样年华的年轻人,理应充满了活力、欢笑、朝气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为什么内心却如此的空虚、负面及暗淡无光?于是,我开始探究他们成长历程及家庭背景的种种样貌。
第一种是家庭看似健全,父母并未离异或去世,但孩子从小却在一种“被忽略”的环境下长大——父母各忙各的,也许忙于生计以及应付生活中琐琐碎碎的痛苦,也许急着照顾下面更小的弟弟妹妹,根本无心顾及这个孩子。
孩子就在过度早熟及独立的情况下长大,他的任何需求所得到的响应是:“别吵!我们在忙,有什么事自己解决!”于是,孩子在内心形成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搞定自己,任何情感或实质的依赖与需求,都是惹人不悦、麻烦别人的,我才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呢!”
第二种是父母早期离异——想当然,单亲的爸爸或妈妈既要照顾小孩,又要忙着赚钱养家,哪还有余力经常地陪伴孩子、和孩子谈谈内心的感受?也许常说:“真希望你们早一点长大,这样我就不必负担那么重了!”
更糟的是,父母或许是自己不想面对那段离婚的伤痛,也鸵鸟心态地以为只要大家都不提,孩子就不会在意。其实错了!孩子不但在意,而且在意得要命,孩子不想提,或许也是怕父母伤心。但是,孩子内心的疑惑、失落感及负面影响,因着家人的避而不谈,从来没有机会被好好地处理及面对,也形成了孩子早年的忧郁性格。
第三种是父母之一早期过世,由于这是因病、因命运、因意外,你无法责怪任何人,但孩子内心却出现了“空洞感”,那是一种对爱的感觉——被他人陪伴、照顾感受的需求未被满足的“空虚感”。
孩子在早年阶段,因着父母爱他、照顾他、在乎他的感觉,而令孩子也可以爱自己、照顾自己以及在乎自己的感觉。可是,“如果从小没有人在乎我,那我又为什么要在乎我自己?我活在一个没有人在乎我的世界里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孩子在生命当中,会很快养成“放弃”的心态,他们不论在学业、感情或将来的工作上,遭遇挫折、失败或拒绝之后,都很容易采取退缩及放弃的态度,以致成年的生涯总是郁郁寡欢,也许可以和朋友吃喝玩乐,但内心总有一种很深的空洞及空虚感,觉得纵然放弃一切也无所谓,反正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要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早期的发现及介入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父母的忽略、早期离异或其中一方的去世,我的处理原则是:“宁可假设有,也不愿轻易放过!”因为触及这类内心话题,小孩子常会以“没有哇!”或“不知道!”一笔带过,青少年则自尊心强,也许根本不会承认,大人们也就跟着忽略了,但其实是不可以的。
在治疗上,我会从同理及照顾孩子的感受开始进行:“小时候会不会觉得没有爸爸好像很奇怪?”“有时会不会羡慕别的小孩,希望有个妈妈可以在身边照顾自己、听自己说说心里的感觉?”“好像同学都有个爸爸可以带他们打棒球、解决学校的事,会不会觉得自己遇到功课及生活上的困难,都没有人可以问、没有人可以支持?”
当孩子内心这些对爱匮乏的感觉被看见、被呵护、被在乎、被照顾到了,整个人生因为具有踏实的内在感受,而将可以重新灿烂地扬帆出航。
下一篇:忧郁症与抑郁症有啥区别